网页无法加载

    生铁、熟铁数量较少,同样是因为类似的原因。

    生铁用量最大的是铸造大炮,如果民用,基本都会锻炼为熟铁。

    通过对各家的审问得知,这里产出的熟铁,供给大明境内的其实是少数,大多数都打造成铁锅,销往北方草原,或者销往海外。

    大明铁锅在当代海洋贸易中也是一项著名货品,利润颇丰。

    至于说精铁,则是卖给各地官军、乡兵、乡勇,乃至匪寇、反贼。

    只要有人出得起价钱,他们就敢卖。

    所以,铁场产出生铁后,都会尽量锻炼成熟铁乃至精铁,留存很少。

    义军抄缴的这47万斤生铁,出炉最长不超过半个月,大多数出炉不超过十天···

    除此外,义军还从这12个矿场主家中抄缴出黄金五万三千八百两,白银七十八万两。

    抄缴出的粮食也挺多,加起来有一万三千多石。

    之所以囤这么多粮食,一则是因为这些矿场主本身都是地主,最少也拥有一千亩田地。

    二则是因为他们都养着很多炼铁工匠和矿奴,作为矿场监工的打手也不少。

    这12家矿场上的炼铁工匠,不论是被雇来的,还是卖身的,都被义军强行收编。

    最后一统计,竟然高达三千余人!

    这个数字看着挺多,可平均到12家矿场,也就每家两三百人而已。

    须知,此时南方大规模的民营铁场,最高记录可是拥有两千多名炼铁工匠的。

    一个铁场几百人,只能说很普通。

    就连旁边的官办铁场,都有五百多个工匠呢。

    各家消耗粮食的除了炼铁工匠,还有矿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