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是让她看账册?

    这合适吗?

    秦兮若惊愕地看向了穆嬷嬷,发现她并不是在同自己说笑,便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下去。

    “霞珠,你留下来服侍秦姑娘。”穆嬷嬷轻声吩咐着身边的一个丫鬟,就带着严姑姑离开了。

    被称做霞珠的丫鬟就给秦兮若搬来了几本账册:“秦姑娘,这些都是今年的账册,您先看着,奴婢去帮您拿些茶点来。”

    秦兮若本想说不用,可霞珠已先她一步出得屋子去,她就只好坐了下来,拿了最上面的那本账册翻看了起来。

    这是一本外厨房的账册,账记得十分的精细,像柴米油盐这样的,一笔笔记得很是清楚,就连每日采买的瓜果蔬菜也都事无巨细地写在了上面。

    秦兮若自然不会无聊到去核算那些账目,她只是走马观花似地扫着,对于上面记着的那些账也没往心里,可有一行字忽然跃入了她的眼帘,让她不由得多看了两眼。

    “从徐记米铺购入新米十石……”

    秦兮若的目光在“新米”两个字上流连着,又顺带着看了眼记账的日期,是今年的二月。

    那时候的她还在外厨房里当差。她记得那个时候外厨房里确实新到了一批米,不过米的成色却算不得好,因为她不止一次听到负责煮粥的陈婆子抱怨,说这米又碎又陈,一点都不好淘煮。

    要知道每年的新米和陈米的价钱差的可不是一点点,随便这么一倒腾,就会有大笔的银子落入了私人的腰包。

    只是不知道做这手脚的到底是什么人。

    她正思踌着,霞珠就端了茶点进屋。

    “让您久等了,”她一脸歉意地说着,却把茶点放在了门外,“奴婢将茶放这了,以免不小心打翻了,浸湿了账本可就不好交差了。”

    秦兮若听得这话,就干脆合上了账本,笑道:“正好我看得也有些乏了,不如你陪我说会话吧!”

    说完这话,她就走出南梢间,在外间找了个地方坐了,同那霞珠寒暄了起来。

    她起先问了霞珠几句类似于“姐姐今年多大了”“进府当差几年了”“家里可还有什么人”的话,然后就将话题一转,问道:“我刚才瞧着这些账本,字迹娟秀,一笔笔写得十分清楚,这账也是那些管事的婆子们记的吗?”

    因为有了前头的对话,两人也算是聊开了,而且这也不是什么说不得的事,霞珠便同秦兮若笑:“那些管事的婆子斗大的字都认不得一箩筐,哪里又记得了账?每次都是她们拿了账单来,再由我给她们一笔笔记上的。”